
创建或修改目录:/www/wwwroot/104.219.215.234/data 失败!
澡堂 偷拍 内地与香港证券功令统治权问题探析
发布日期:2024-11-01 11:52 点击次数:148
【作家】李秋霞澡堂 偷拍
【作家简介】任职于中国证监会巡视总队
澡堂 偷拍
纲领:跟着内地与香港本钱市集双向洞开的进一步扩大,极度是沪深港通接踵推出、存托凭证试点先行,跨区域证券犯科戾为也渐趋增多。这类犯科戾为可能同期违背两地证券法律,两地证券监管机构均有权遴选功令行动,进而引起功令统治权竞合。如枯竭必要的统治和洽机制,可能出现竞争性功令或功令真空等问题。本文将进展内地与香港证券功令统治权的属性与范围,分析统治权竞合的知道与影响,并模仿境外干系教训,探讨两地证券功令统治权问题的责罚旅途。
要津词:行政统治权 区际统治竞合 跨境证券犯科 功令合作
比年来,内地和香港本钱市集双向洞开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程度不息深入。极度是,跟着2014年、2016年沪港通、深港通接踵启动,2018年存托凭证试点推出,两地本钱市集之间的接洽日益密致,刊行东说念主、投资者、金融家具及作事等金融要素的跨境流动更加时常。与此同期,跨区域犯科非法行动也呈现日渐增多的趋势,如通过沪港通实施跨境阁下和内幕走动、中介机构非法提供跨境中介作事等。由于干系犯科主体、行动和赶走等要件分处两地,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基于各自证券法律规则,可能均有权对该特定犯科戾为启动行政捕快并作出后续处罚,即同期享有功令统治权。跟着新改良的《中华东说念主民共和国证券法》(2020年3月1日实施,以下简称新《证券法》)负责彭胀,内地证券监管域外统治权得以明确,上述功令统治竞合的情况将更加深广。对于跨境证券犯科戾为,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在何情形下享有功令统治权?功令统治权发生竞合时可能会产生何种影响或问题?如何和洽责罚这些问题?这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从沪港通项下首例跨境市集阁下案提及
2017年3月,唐某因收敛本东说念主及他东说念主在香港券商开立的证券账户,通过沪股通阁下内地“小商品城”股票价钱,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这是沪港通项下首例跨境市集阁下案,对该案的处理引起了市集和社会的高度关心。当事东说念主在行政处罚听证会上辩称,本案犯科戾为发生地在香港,中国证监会莫得统治权。对此,中国证监会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回话,唐某通过股票走动系统对在上海证券走动所上市走动的股票实施阁下行动,证监会对该犯科戾为有正当的统治权。[1]事实上,由于唐某下单走动地点在香港,依据香港证券法律,香港证监会对其阁下行动雷同领有统治权。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照章有权对唐某的市集阁下行动赐与统治,这骨子上是区际证券功令统治权竞合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波及三方面要素。
一是平行法域下的证券法律冲突。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算作极度行政区享有立法权、行政权、寥寂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并成为与内地互相平行的寥寂法域。一方面,香港保留了原有普通法传统,除非与《中华东说念主民共和国香港极度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相抵御或香港立法机关作出修改,原有普通法、衡平法和俗例法赓续有用。[2]另一方面,香港有权自行制定法律,世界性法律除了《基本法》附件三所列法律(主要与国防社交干系),均不在香港适用。[3]在证券监管领域,内地《证券法》不适用于香港,香港有专门针对土产货证券市集监管的《证券及期货条例》(the Securities and Futures Ordinance,SFO),而且沿用判例法的干系规则原则。内地与香港证券法律分别建筑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统治原则,且两者之间存在竞合与交叉,这是实践中出现区际证券功令统治竞合的前提条件。
二是本钱市集双向洞开下的金融要素跨境流动。比年来,内地与香港本钱市集双向洞开的广度和深度不息拓展。刊行上市本事,1993年H股推出后,内地注册企业陆续赴香港上市开展境外融资,极度是2017年H股全畅达试点启动,内资股也不错投入香港股票市集。走动本事,在原有B股、QFII和RQFII基础上,沪港通、深港通接踵启动,两地投资者不错在土产货走动所顺利走动对方市集挂牌股票,竟然竣事了两地股票市集互联互通。中介作事本事,越来越多的证券中介机构启动跨区域诞生子公司,充分领路两地抓牌上风提供跨境中介作事。刊行东说念主、投资者、家具和作事等金融要素的跨境流动进一步加强,意味着相应的投融资行动不再局限于单一市集,那么与此干系的欠妥行动就可能出现因组成要件割裂而同期触犯两地证券法律的情况。
三是市集运行规则与监管安排相反下的跨境犯科动机。尽管国际范围内的证券走动体制与监管圭臬渐渐趋同,但由于历史发展及社会文化等原因,内地与香港不管在证券刊行走动机制,已经在具体监管规则上都存在一定相反。举例对于主板上市的盈利条件,内地要求拟上市公司具备抓续策划才略,而香港则对累计盈利有要求;又如走动监察体制,内地实行识破式走动监管,而香港受限于多级存管账户体系而无法顺利穿透最终的走动主体。犯科主体滥用这种相反化安排,实施跨区域证券犯科戾为,以竣事监管套利。这类跨境犯科戾为对两地市集次序、投资者利益都会酿成毁伤,并为两地证券法律所谢绝,由此可能引起两地证监会的功令统治竞合。
二、内地与香港证券功令统治权的属性与范围
(一)属性探究
中国证监会算作国务院直属奇迹单元,属于行政机关,执行《证券法》等证券期货监管法律,有权对质券犯科案件开展行政捕快,并经里面行政处罚委员会审理后顺利对犯科戾为东说念主作出行政处罚。但对于波及刑事犯科的案件,中国证监会莫得刑事检控权,必须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而香港证监会则是依据SFO诞生的、寥寂于特区政府的法定机构,尽管不属于行政机关,但其根据SFO的授权对香港证券期货市集实施监管,骨子上亦然在欺骗执行区域性法律、不休区域本钱市集及干系步履的行政职能。在证券犯科案件的处理上,香港证监会的功令技巧相对各样,可结合案件类型、犯科程度等要素采用次序处分、提交市集欠妥行动审裁处(Market Misconduct Tribunal,MMT)审理或顺利拿起司法诉讼。[4]如案件波及在香港证监会注册执业的中介机构或从业东说念主员非法,则香港证监会有权顺利作出罚金、暂停或刊出执照等次序处分;如涉嫌内幕走动、阁下证券价钱等市集欠妥行动,则香港证监会可在MMT启动研讯圭表,MMT经审理后对犯科戾为东说念主作出充公犯科所得、谢绝证券走动、谢绝担任上市公司高管等处罚;如案件组成SFO规则的可循简便圭表定罪的证券犯科,则香港证监会有权顺利向地区裁判法院拿起刑事诉讼。[5]此外,如波及投资者权利受损及补偿的,香港证监会还不错向高档法院原讼法庭拿起民事诉讼,请求补偿令或精致上市公司高管违背信赖义务的民事连累。[6]
由此可见,内地和香港证监会都是承担行政监管职能的机构,其对质券犯科案件的捕快和处罚属于行政功令权。即即是寥寂于香港证监会之外的MMT,其对质券犯科案件的研讯和审判也属于行政圭表,[7]与内地行政处罚圭表的区别在于审理部门是寥寂于证监会之外的专门机构。香港证监会对质券犯科案件开展捕快,并将案件提交MMT审理,合座而言亦然在欺骗证券监管的行政功令权。因此,两地证监会在证券领域的功令统治竞合应为行政统治权的竞合。尽管香港证监会欺骗刑事检控权以及后续香港法院对干系民事或刑事案件进行审判,属于司法统治权的限制,但由于中国证监会不具有顺利诉权,两地证监会的证券功令并不存在司法统治层面的竞合。
(二)范围厘定
1.中国证监会功令统治范围。根据2014年修正的《证券法》(以下简称2014年《证券法》)第二条,旧法遴选属地原则,仅适用于在境内刊行和走动的股票、公司债券等证券品种及干系投融资步履。[8]而新《证券法》第二条则扩大了适用的证券品种范围,将新三板上市走动的股权、存托凭证等纳入挽回,同期新增了域外统治原则,明确在同期欢畅“苦恼境内市集次序”和“毁伤境内投资者正当利益”两项条件下,境外证券的刊行和走动雷同受新法拘谨。[9]这一挽回恰是为了适合现时本钱市集国际化带来的新景色、新业态,在境外本钱大举流入的同期,境内投资者不错通过更多渠说念参与境外证券家具的投资,但由于信息分歧称等原因可能会际遇诈骗或利益受损,急需法律给予必要保护。境外不少国度和地区的证券法律早已容身于当地投资者保护和市集次序艳羡建筑了域外统治权。但洽商到域外统治可能遭殃国际或区际统治权竞合问题,适用时应严格严慎,加之从立法方向登程,境内证券的刊行走动与土产货市集发展、投资者保护之间的接洽更为顺利和密致,因此新《证券法》的效力范围宜以域内统治为原则,域外统治为例外。
据此,中国证监会有权捕快处罚的案件范围一般为与境内证券刊行和走动干系的犯科非法步履,包括以境内证券为标的的内幕走动、阁下市集和信息流露犯科非法等。然而,如以境外证券为标的的犯科步履对内地本钱市集次序、投资者利益酿成闲逸影响时,中国证监会也有权进行查处。
2.香港证监会功令统治范围。诚然SFO未单列适用范围条件,但结合普通法接洽法律效力的原则及SFO对于证券犯科戾为的具体规则,不错基本厘幽香港证监会的功令统治范围。
耳光 调教法律“无域外效力推定”是普通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即除非有明确规则,法律仅适用于在其制定国或地区进行的步履或发生的犯科戾为。正如里德大法官曾在Treacy v. DPP案判决中写说念:“当国会在适用于英格兰的法律中创设犯科戾为罚则时,它从未想过要将干系规则适用于在英格兰除外的国度发生的行动,这一推定永恒以来得到了闲居招供……立法者深知这一推定,因此如立法者故意将某一法律或该法律中的部分规则适用于在英格兰除外的所在发生的行动,那么这一立法意图必须在法律中赐与明确。”[10]依据这一原则,SFO规制的证券犯科戾为原则上限于与香港证券刊行走动干系的、影响香港证券市集的行动,但有明确规则可予域外统治的除外。SFO干系例外规则主要见于阁下市集和证券诈骗。
(1)阁下市集。SFO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二百七十八条文则,在香港或香港除外的所在阁下香港股票,或在香港阁下境外市集走动的股票,均组成阁下证券价钱或证券市集,香港证监会有权对干系案件进行捕快。[11]SFO明确将阁下境外股票的行动纳入规制范围,主如果为了驻防犯科分子逃匿监管,滥用香港洞开式走动体系阁下国际市集,从而幸免香港成为犯科犯科基地,艳羡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性位。
(2)证券诈骗。SFO第三百条文则“任何东说念主不得在波及证券、期货合约或杠杆式外汇走动的走动中:(a)意图诈骗或骗取而顺利或蜿蜒使用任何技巧、磋商或战术;(b)顺利或蜿蜒从事任何具诈骗或欺骗性质或会产生诈骗或欺骗成果的算作、作念法或业务”。该条文制的重心是与证券走动顺利或蜿蜒干系的诈骗行动,并未将涉案“证券”的范围戒指在香港市集刊行走动的证券。
在2016年香港高档法院审理的一齐案件中,香港渣打银行法律部职工在承办名堂时获悉香港渣打银即将收购台湾上市公司新竹银行,随后违背守秘义务向其男友泄露了该内幕信息,后者在收购事项公告前廉价买入大都新竹银行股票并因此赢利,法院认定该名法律部职工泄露内幕信息、协助其男友滥用内幕信息买入新竹银行股票的行动违背了对渣打银行的信义义务,后来续收受香港渣打银行收购要约也组成对渣打银行的诈骗,继而触犯SFO第300条。[12]尽管主审法官在判决中指出,香港有权机构基于诈骗行动发生在香港对案件实施统治,不属于域外统治,但从试验成果看,该判例为香港证监会查处波及境外证券的内幕走动行动提供了法律兵器。
三、内地与香港证券功令统治权竞合的知道与影响
(一)具体知道
从干系证券法律规则及案例看,两地证监会的功令统治竞合主要表目下证券刊行上市、走动及中介作事三个层面。
1.两地上市公司信息流露犯科。两地上市公司包括A+H股上市公司以及在内地刊行存托凭证的香港上市公司。前者指既在沪深证券走动所上市,又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目下已有123家内地注册公司竣事A+H股上市;[13]后者指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以其香港上市股票为基础证券在内地刊行存托凭证(以下简称存托凭证刊行东说念主)。
内地《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流露不休主义》《存托凭证刊行与走动不休主义》(以下简称《存托凭证主义》)以及SFO、《香港都集走动通盘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以下简称《港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等监管规则均针对土产货上市公司、存托凭证刊行东说念主在刊行上市及后续挂牌走动阶段的信息流露作出要求。一方面,两地信息流露要求基本趋同,流露神色上均涵盖年报、半年报等依期答复和首要事件临时答复,流露内容主要波及与刊行东说念主财务策划状态密切干系的信息;另一方面,根据《港交所证券上市规则》接洽国外刊行东说念主的极度规则,A+H股刊行东说念主必须在香港同步流露其在A股市集公告的任何尊府,[14]而新《证券法》也明确了境表里同步流露要求。[15]这意味着两地上市公司必须同期死守内地和香港的信息流露法律范例。
对于未按规则流露信息、流露的信息存在失实纪录、误导性讲明或首要遗漏等信息流露犯科戾为,内地《证券法》规则了行政罚金连累。[16]SFO则将信息流露犯科戾为分为未按规则流露内幕信息、向证监会提供失实或具误导性尊府、流露失实或具误导性尊府以指引公众投资者进行干系证券走动三类,针对第一类和第三类犯科戾为,授权香港证监会在MMT拿起研讯圭表,针对第二类犯科戾为则规则了责罚条件。[17]两地上市公司如存在财务数据作秀、未流露关联走动等问题,则可能同期违背内地《证券法》和SFO等法律接洽信息流露的规则。对于A股市集及存托凭证信息流露非法部分,中国证监会经捕快审理后可顺利作出行政处罚;对于港股市集信息流露非法部分,香港证监会经捕快后可嘱托MMT审理或拿起刑事诉讼。
2.利用跨境走动渠说念内幕走动及阁下市集。由于两地证券账户体系与市集监察机制存在相反,犯科分子通过开立或收敛境外股票账户,实施跨境阁下、内幕走动等走动型犯科戾为,企图竣事监管套利。在证券账户体系上,内地实行集合统一的证券账户不休轨制,中国结算统一为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并通过“一码通”识别和关联归拢投资者在不同走动市集、针对不同走动品种开立的证券账户;香港则遴选多级存管模式,投资者在券商等抓牌机构开立证券账户后,抓牌机构再以系统参与者样貌在香港结算开立账户,且可能存在多层嵌套的情形,如投资者在A券商开立证券账户,A券商又在B券商开立证券账户,再通过B券商在香港走动所的席位下单走动。在股票市集监察机制上,内地实行识破式监管,沪深走动所在日常监察经由中玩忽顺利锁定股票账户样貌抓有东说念主;香港则诟谇识破式监管,不管是香港走动所已经香港证监会,通过其监察系统只可看到极度走动的经纪商,却无法顺利识别经纪商背后的投资者。尽管2018年9月26日港交所负责推出北向投资者识别码轨制,要求走动所参与者为每个北向走动客户编派券商客户编码,并向走动所提供客户识别信息,但由于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券商编码并非惟一,且在代理走动中往往无法穿透到临了的散户投资者,因此沪股通和深股通走动监察仍未竣事绝对识破。[18]如犯科戾为东说念主在多个香港经纪商开立证券账户或收敛多个证券账户,再通过沪股通、深股通走动A股股票,那么走动所发现极度走动和锁定可疑账户的难度都会加多。也恰是在这种侧目监管的利益驱动下,跨境走动犯科戾为有所昂首。
互联互通机制下的跨境走动犯科戾为主要有两种:一是跨境内幕走动,即行动东说念主获悉一地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幕信息后,通过在另一地开立或收敛的证券账户走动该上市公司股票;二是跨境阁下市集,即行动东说念主通过在一地开立或收敛的证券账户,以团结、对倒走动等形势,影响另一地证券走动价钱或走动量。于今已出现一例利用沪深港通实施的跨境内幕走动和两例跨境市集阁下。在首例跨境内幕走动案中,沪市上市公司中远海控收购港股上市公司东方国外,桑某算作中远海控财务参谋人瑞银证券的高管,利用职务便利获悉前述内幕信息后将信息泄露给王某和陈某,后者利用本东说念主开立及试验收敛的他东说念主港股通账户提前买入“东方国外”股票。该案并未投入行政处罚圭表,而是顺利移送刑事处理,2019年6月2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东说念主民院认定桑某组成内幕走动、泄露内幕信息罪,王某和陈某组成内幕走动罪。[19]而跨境市集阁下案例除了前述唐某阁下“小商品城”案外,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内地私募基金公司从业东说念主员,集合资管家具筹集资金,在香港开立沪股通证券账户,配合内地A股账户阁下“菲达环保”等3只沪市股票,也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20]
根据资金流向,跨境内幕走动和市集阁下呈现两类情形:一是在内地开立港股通账户,实施与港股走动干系的犯科戾为;二是在香港开立沪股通或深股通账户,实施与A股走动干系的犯科戾为。就第一种情形,新《证券法》实施前,由于枯竭域外统治的法律授权,通过港股通实施的以港股为标的的内幕走动和阁下行动并不在中国证监会功令统治范围内。新《证券法》实施后,中国证监会能否对这类犯科戾为实施统治,取决于干系行动是否对内地市集次序和投资者利益酿成欠妥影响。笔者以为,通过港股通实施内幕走动,对于通过港股通或在香港顺利开户走动港股的内地投资者而言,骨子上都是滥用信息上风,骚扰内地投资者的对等知情权,而通过港股通实施阁下,则是东说念主为影响股票走动量、误解股票价钱,对参与港股投资的内地投资者酿成误导,两者均苦恼了跨境走动次序,因此中国证监会有权对这类犯科戾为进行查处。就第二种情形而言,针对通过沪股通或深股通阁下A股的行动,由于SFO明确赋予了香港证监会在查处跨境阁下上的域外统治权,惟有阁下行动发生在香港,香港证监会就有权进行查处;针对相应的内幕走动行动,香港证监会也不错基于泄露或滥用内幕信息等诈骗行动发生在香港这一事实进行统治。因此,在上述两种情形下都可能出现证券功令统治权竞合。
需防止的是,首例跨境内幕走动案波及港股,为何内地对此领有刑事司法统治权?笔者以为,上海一中院对该案接洽内幕走动港股的认定值得推敲。依据《中华东说念主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属地统治原则,惟有犯科戾为或赶走处于我国境内即可适用《刑法》,[21]但具体到内幕走动犯科,其阐明适用同期受制于证券法律框架。一方面,《刑法》明确规则“内幕信息”和“知情东说念主员”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细则。[22]换言之内幕走动犯科的中枢要件须在《证券法》等规则体系内阐明;另一方面,证券干系的行政犯科和刑事犯科应该是一体两面的,骨子上就是针对特定犯科戾为,依据其犯科情节、严重程度遴选层进的惩责技巧,《刑法》和《证券法》在具体犯科要件上的阐明联动也合乎法律体系性要求。因此,内幕走动犯科的行动客体也应为境内证券,“东方国外”内幕走动干系犯科事实不宜纳入内地司法审查范围。但跟着新《证券法》的实施,日后雷同案件也将纳入刑事司法统治限制。
3.中介机构非法提供跨境证券中介作事。在职何市集,金融业均实行严格的市集准入轨制,从事证券策划步履必须取适合地证券监管机构颁发的执业执照。关联词,有报说念称,个别香港证券抓牌机构借助互联网平台等形势,在内地吸收客户并为其提供港股经纪作事。[23]这些香港抓牌机构有的在内地诞生子公司,专门负责业务彭胀、办理港股开户线下见证以及提供港股下单采集通说念;有的开辟并上线港股走动网站,内地投资者可顺利投入该平台交易港股;有的以致利用其取得内地证券执照的母公司获取客户资源,蜿蜒为母公司客户提供港股经纪作事。表面上,这类中介作事行动既未取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也不合乎香港证监会抓牌范例,可能违背两地证券法律。
根据新《证券法》,未经批准作恶策划证券业务的,由证券监管机构赐与取缔,并处充公犯科所得及行政罚金。[24]香港抓牌机构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为内地投资者提供港股经纪作事的行动,可能组成作恶策划证券业务,中国证监会有权开展捕快。而且,香港证监会《抓牌东说念主或注册东说念主操守准则》第12.1条文则“抓牌东说念主或注册东说念主应死守、实施及守护恰当的措施,以确保接洽的律例、证监会所执行或发出的规则、规例及守则、其所属的或其参与的任何走动所或结算所的规则及适用于该抓牌东说念主或注册东说念主的任何监管当局的规则获取死守”。[25]香港抓牌机构在内地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必须合乎内地的监管范例,其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吸收内地投资者的行动违背了上述抓牌准则,香港证监会有权对该“欠妥行动”作出次序处分。[26]
(二)横暴分析
在功令统治权竞合的情况下,内地和香港证监会有权对特定跨境犯科非法行动同期赐与统治,并遴选相应的功令行动。这对有用打击跨境犯科非法行动具有积极兴味。一方面,两地证监会不错在法定授权下充分领路各自上风,在捕快经由中互相团结,竣事信息联通和字据分享。在前述唐某跨境阁下案中,香港证监会对唐某同期阁下两只港股的行动启动立案捕快,并对唐某居所进行了搜查,后将搜查中波及唐某跨境阁下A股的字据材料提供给中国证监会。[27]这对中国证监会得手查处该案提供了有劲维持。另一方面,两地证监会对犯科戾为东说念主作出处罚,不错形成双重震慑,阻止跨境犯科非法行动的生涯空间。极度地,两地证监会在后续处罚权限、种类和形势上的相反,偶合不错竣事惩责措施的互补。
关联词,如枯竭必要的统治和洽机制,证券功令统治权竞合可能会激勉一定的问题。一是积极竞合下的竞争性功令问题。监管机构可能会为了争夺案件统治权和抢先处罚,分别立案,各自捕快。在跨境犯科非法案件中,涉案东说念主员和字据尊府可能分处两地,任何一方在捕快阶段都可能发现案件要津信息或冲破口。如监管机构之间存在竞争性功令,且枯竭必要的信阻隔流和字据分享,这不仅会影响案件查处进程,还可能导致功令资源的销耗。此外,当案件投入后续处罚阶段,如两地监管机构对归拢犯科戾为作出同类型处罚(充公犯科所得、罚金等),则对当事东说念主而言可能是实质性的一事二罚。二是闲逸监管下的功令真空问题。如监管机构均以自己未便统治、对方领有统治权为由撤废统治或互相推诿,就可能出现无东说念主统治、放任犯科的惬心。如斯一来,跨境犯科非法就竟然成为监管凹地和犯科分子的隐迹所,这对两地市集次序和投资者权利都会酿成毁伤。
因此,两地证券监管机构之间有必要形成有用的证券功令统治和洽机制,在驻防竞争性功令和功令真空问题的同期,最大端正地领路各自功令上风,共同打击跨境犯科非法行动。不雅察国际上和洽证券功令统治的作念法,加拿大的教训值得研究模仿。
四、加拿大区际证券功令统治和洽的教训模仿
(一)加拿大证券监管体系
加拿大未诞生联邦层面的证券监管机构,也莫得统一的证券法,证券监督责任由各省和地区具体落实。因此,加拿大有13家(10个省和3个地区)证券监管机构,各省和地分歧别制定和执行适用于本辖区的证券法律和监管规则。
为了协长入促进加拿大证券监管体系的统一,各省和地区证券监管机构都集组建了加拿大证券不休局(Canada Securities Administrators,CSA)。CSA负责组织各辖区监管机构共同研究在证券监管中面对的共性问题,并激动制定在世界深广适用的监管规则,但CSA为自发性组织,其矍铄的规则轨制对成员不具有强制拘谨力。
(二)区际证券功令统治和洽
由于加拿大各省和地区适用各自的证券法律,因此,当出现跨省区的证券犯科案件时,多个辖区证券监管机构可能对干系案件都有功令统治权。对此,加拿大遴选以主监管机构统治为主、平行捕快或都集捕快为辅的模式。
一是如犯科戾为波及具体上市公司或抓牌东说念主,则时常由主监管机构进行捕快并处罚。主监管机构一般根据上市公司总部所在地、抓牌个东说念主理公地、抓牌机构主营地等细则,对上市公司及抓牌东说念主承担主要监管职责。因此,即使涉案上市公司可能对多个监管机构负有信息报送及流露义务,一朝发生波及上市公司或抓牌东说念主的犯科戾为(如阁下上市公司股票等),往往由主监管机构开展干系功令捕快。2004年,除安大略证监会外,其他省份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均签署了《省/地区证券监管宥恕备忘录》,其第5.6条文则,辖区监管机构收到犯科戾为举报时,应将举报及初步排查的文献嘱托主监管机构作进一循序查处理。但这并陆续对排斥其他监管机构的统治,收到举报的监管机构出于保护公众利益需要,也不错自行启动捕快。[28]
二是如案件未波及具体上市公司或抓牌东说念主,或犯科戾为东说念主、受害东说念主分处多地,则可能启动平行捕快或组织都集捕快。对于波及多地犯科的案件,CSA下设专门的功令委员会依期辩论是否有必要就此类案件组织都集捕快,案件波及的监管机构巧合会抽调各自功令东说念主员共同捕快并征集字据材料。但在多数情况下,为了使案件捕快更充分透顶,干系辖区监管机构会各自开展捕快,并通过密致有用的功令合作提升合座功令效用,省俭功令资源。一方面,加强捕快阶段的字据分享。如安大略证监会有权在捕快令上加多加拿大其他监管机构的名字,并将由此强制取得的文献尊府和证东说念主证言顺利提供给捕快令上列明的其他监管机构。[29]另一方面,树立行政处罚互认机制。目下,亚伯塔、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和魁北克四省已通过立法负责建筑证券行政处罚自动互认机制,即加拿大证券监管机构对特定犯科主体作出的行政处罚或施加的条件限制,在上述四省份自动顺利。[30]安大略则实行有限的处罚互认轨制,对于加拿大其他证券监管机构作出的处罚决定,安大略证监会如以为犯科戾为东说念主在原辖区的听证权已获取保险,而该个东说念主已被境外监管机构认定违背干系证券法律,或已与境外监管机构达成息争,而且发出互认令是出于艳羡全球利益洽商,不错批准互认令。[31]通过这种行政处罚互认,一地证券监管机构可顺利根据其他监管机构的捕快论断对犯科主体施以惩责,达到共同震慑的成果。
五、内地与香港证券功令统治权问题的责罚旅途
在两地证券法律轨制相反永恒共存的情况下,内地与香港证监会对于跨区域证券犯科戾为的功令统治竞合难以幸免。为有用惩责和震慑这类跨境犯科戾为,在压缩监管套利空间的同期幸免重叠功令,有必要探索和洽两地证券功令统治权的有用旅途。容身于现存法律轨制,结合两地证券功令近况和加拿大干系教训,在此建议几点想路建议。
(一)探索证券行政功令统治权和洽机制,依据恰当原则细则主统治方
可概述洽商犯科戾为东说念主所在地、受害东说念主所在地、犯科戾为发生地、犯科赶走发生地和主要字据所在地等要素,从简便统治及有益于捕快的原则登程对功令统治权进行分派,细则由主统治方负责跨区域案件的捕快及处罚,主统治方可通过跨境功令合作机制请求对方协助。尽管现行法律对行政功令统治权的撤废和让渡未作明确规则,但鉴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已有“刑事诉讼移转”的前例,且内地与香港证券功令统治权骨子上是区际功令统治竞合,在干系问题的处理上可洽商遴选更为天真的安排。
(二)在平行捕快基础上互相称合,激动后续行政处罚互相承认与执行
如前文所述,根据既定原则或通过两边协商细则案件由一方统治的形势可能尚不造就,现阶段对于跨区域证券犯科案件,两边仍须依照各自证券法律启动捕快,但不错通过加强两边功令合作优化合座功令成果。一是可洽商以一方为主、另一方配合的团结模式,根据主场原则等建筑主导方,组织案件捕快责任,另一方则主要提供协助和维持。二是竣事实时充分的字据分享,如树立信阻隔换快速通说念、互相派员现场查阅尊府等。三是探究两地行政处罚互认与执行,极度是对于充公犯科所得、罚金等财产罚,如犯科戾为东说念主主要财产位于对方辖区内,则通过另一方代为冻结财产及执行罚没能力使处罚竟然落地。
(三)树立都集捕快机制,竣事两地证券功令上风互补
两地证监会在功令权能上有所离别,举例在搜查权和调取通讯记录方面,香港证监会更有上风。但行政功令权的欺骗需有明确的法律授权,中国证监会功令东说念主员必须具备行政功令证件,香港证监会功令东说念主员则必须为其雇员。现阶段可洽商从两地证监会抽调功令东说念主员,就特定跨区域案件组定都集捕快队伍,共同制订捕快有缱绻和磋商,在现场捕快经由中有限参与主场方的捕快责任,如由主场方功令东说念主员进行究诘,另一方功令东说念主员可旁听并辅导补充问题。日后可进一步研究跨境功令的可行性,如经极度授权,都集捕快队伍不错在主场方组织下共同功令。
注目:
[1]参见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17〕21号)。
[2]参见《中华东说念主民共和国香港极度行政区基本法》(以下注目为《基本法》)第八条。
[3]参见《基本法》第十八条。
[4]MMT是香港审理证券犯科案件的专门法庭,其审理范围仅限于SFO第245条文则的六种市集欠妥行动,包括内幕走动、失实走动、操控价钱、流露对于受禁走动的尊府、流露失实或具误导性的尊府以诱使他东说念主走动、阁下证券市集。
[5]参见《证券及期货条例》(以下注目为SFO)第303条、第388条。
[6]参见SFO第213条、第214条。
[7]参见LukKa Cheung v. The Market Misconduct Tribunal and The Financial Secretary (HCAL49/2008)。
[8]参见2014年《证券法》第二条。
[9]参见新《证券法》第二条。
[10]Treacy v.DPP \[1971\] AC 537 at 551F-H,转引自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v. Young Bik Fung and Others (HCMP 2575/2010)。
[11]参见SFO第275条、第278条。
[12]参见Securitiesand Futures Commission v,Young Bik Fung and Others(CACV 33/2016)。
[13]参见网易财经网统计数据,尊府开首:#query=ah&DataType=realtimeAH&sort=AH.A_PERCENT&order=desc&count=25&page=0,2020年12月10日捕快。
[14]参见《港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13.10B条。
[15]参见新《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三款。
[16]参见新《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
[17]参见SFO第307条、第384条、第277条、第298条。
[18]“香港走动所革新推出沪深港通北向走动投资者识别码模式日历”,尊府开首:https://sc.hkex.com.hk/TuniS/www.hkex.com.hk/News/News-Release/2018/180914news?sc_lang=zh-HK,2020年3月20日捕快;“香港走动所刊发沪深港通北向走动投资者识别码模式尊府文献”,尊府开首:https://www.hkex.com.hk/-/media/HKEX-Market/Mutual-Market/Stock-Connect/Reference-Materials/Northbound-Investor-ID-Model/NB-Investor-ID-Information-Paper-Chi.pdf?la=zh-HK,2020年3月20日捕快。
[19]“首例涉‘港股通’内幕走动案一审宣判”,尊府开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867679995102830&wfr=spider&for=pc,2020年4月10日捕快;“首例涉‘港股通’内幕走动案宣判:罚金2.5亿,最高实刑9年”,尊府开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949296156859429&wfr=spider&for=pc,2020年4月10日捕快。
[20]参见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19〕125号)。
[21]参见《刑法》第六条。
[22]参见《刑法》第一百八十条
[23]参见“香港证监会捕快中小券商内地揽客”,尊府开首:https://finance.qq.com/a/20100409/000023.htm,2020年3月1日捕快;另参见“香港证监会放宽券商吸收内地客户规则”,尊府开首:#from=keyscan,2020年3月1日捕快;另参见“香港券商打响抢客战‘零佣金’狂揽内地股民”,尊府开首:,2020年3月1日捕快。
[24]参见新《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
[25]香港证监会《抓牌东说念主或注册东说念主操守准则》第12.1条。
[26]参见SFO第193条、第194条。
[27]参见TangHanbo v. The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HCAL 229/2016)。
[28]参见《省/地区证券监管宥恕备忘录》(A Provincial/Territorial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RegardingSecurities Regulation),尊府开首:https://www.securities-administrators.ca/uploadedFiles/General/pdfs/2004_0930_mou_english.pdf,2020年3月14日捕快。
[29]SecuritiesAct, R. S. O. 1990, c.s.5, &11(5)(b).
[30]参见CSA《2016年功令年报》,尊府开首:,2020年3月14日捕快。
[31]SecuritiesAct, R. S. O. 1990, c.s.5, &127(10).